“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清华学子的共同心声。“清华博士西部行”正是清华大学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具体行动,是清华人服务西部的切实举措。
大学生、研究生利用假期在社会的“大学”里自觉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清华大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每年暑期都有近万名清华学子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其中以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已坚持了13年,服务基层企事业单位5000多个,解决技术难题6350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200多万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6年以来,清华大学先后组织了“百名博士百村行”、“京(清华大学)港(香港大学)学子百色行”、“清华博士齐鲁行”、“浙江行”等活动,深受各地群众和清华师生的好评。
“清华博士西部行”策划启动以来,清华大学领导给予了充分支持和肯定。今年3月,在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党委常委会上,校长王大中、党委书记贺美英等领导对此次活动做了具体指示,校有关部门做了具体部署。本次活动在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直接要求报名参加的就达500多人。精挑细选后,确定正式成员100多人。在7月到8月间,学校领导亲自带队,率领100多名优秀博士生分赴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时间,“清华博士西部行”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清华博士西部行”深入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政府、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交流信息,收集西部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研究如何发挥学校优势,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他们还将各种信息整理后带回学校,协助政府、企业等有关部门与学校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和合作渠道,推动学校与西部的全面合作。活动架起一座清华大学与西部真诚合作的友谊之桥,成为沟通清华大学与西部各地的友好使者。同时,博士们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西部,感受西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定不移的豪迈步伐,学习西部人民不畏艰难、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时代精神。
在近20天的行程中,“清华博士西部行”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活动期间,带队校领导代表学校与四川、西藏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贵州、重庆、新疆等地,就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干部挂职锻炼、工程硕士合作培养等事宜,签署具体协议文本10余份,与学校相关院系、研究所、教研组、实验室就一些和西部生产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签署合作协议达100余项,真正把学校优势与西部需求结合起来,使校地合作落到实处。据初步统计,在西部活动期间,科技考察服务团的博士们为政府干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管理人员举行报告会50余个,听众达10000多人次;举行科技成果发布会10余次,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就有近100项;同时还收集西部的科技、教育需求项目信息近100种,认真整理后转呈学校有关具体部门。
在西部,博士们走访了几十位长期工作在西部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清华校友。这些校友们满怀豪情来到了西部,面对的是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环境,但他们有执着的追求,有坚定的信仰,于是他们在西部扎下了根。校友们动人的奋斗经历,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博士,使博士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
博士们在宁夏的麻黄基地见到西部一种普通的小草——麻黄。有一位学长介绍说,这里的人们对麻黄充满深厚而特殊的感情。因为,正是这种深深扎根于黄沙戈壁的不起眼的小草,改变了银川远郊和宁夏很多地方的面貌。博士们感受到麻黄的平凡,也感受到它的伟大。他们觉得,麻黄就像生活在西部的人们,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改变着西部的面貌。同学们深深感到,这也许就是一种西部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自强不息的接力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半个多世纪以来,清华大学一直作为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次行程中,博士们深深体会到西部人民对清华人的期望。考察期间,博士生们尽力以实际行动报答西部人民的厚望。如在四川眉山地区进行大型科技义诊,捐助云南蒙自县朵固村的失学儿童,为红河地区义务建设“红河再线”网站(已经开通),捐助西部地区植树造林等等不胜枚举。对于博士们来说,虽然自己只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毕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